夏季远离食源性疾病,疾控中心教你5招安然度夏

刚刚进入“二伏”,身边就有不少小伙伴被太阳炙烤的热情折磨的受不了了,于是乎,各式冷饮、雪糕、冰镇食物等一拥而上。殊不知,图了一时的凉爽,却招来了肠胃的不适。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近其北京市报告病例数居首位的就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次是手足口病、痢疾、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三伏天”雷雨高温轮番上阵,这种高温潮湿的天气,无疑成为了细菌滋生的“温床”。如果人们在饮食方面稍不注意,或者不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就可能“病从口入”,造成肠胃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可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那么,该如何预防“病从口入”呢?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食品安全五要点”,不妨记下来一起预防吧!

记住这5点防止病从口入

1

保持清洁

①、“饭前便后要洗手”我们从小就知道了,除此以外,在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处理过程中或者接打电话以后。

②、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清洁,比如餐具、筷子笼、刀具和砧板,尤其是抹布,要经常清洗和消毒,切莫成为厨房的污染源啊。

2

生熟分开

这里的“生”指的是还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生海鲜。“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

生熟分开就是避免生的食品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要特别注意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也要分开,例如刀具、砧板等。

3

烧熟煮透

①、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开锅后,再保持10-15分钟,如果是大块肉,比如整鸡,时间还要更长一点。

②、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避免生食的饮食方式。

4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绝大多数微生物喜欢室温的环境,高于70℃,或者低于4℃就很难存活。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让食物冷却放入冰箱内保存。

但冰箱不是保险箱,有些嗜冷菌如单增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可以生长,所以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或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5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①、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食品,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②、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若罐装食物包装鼓起或者变形,坚决不食用。

对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怎么办,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