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和取消的区别 (一)

答1、“取缔”是权力机关的强制手段,对象是非法的事物,语义重,书面语。例子:这些违规建筑将会被强制取缔。
2、“取消”的施动者无限制,对象多为较抽象的事物,多用于口语。
取缔的文字含义是取消、禁止的意思,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取缔是行政强制还是行政处罚?因为行政机关实施不同的行政行为必须遵循不同的程序。对此,有人认为属于行政强措施,有人认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有的认为属于行政处罚,还有的认为应根据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二是,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取缔,是只能做出取缔决定的授权,还是可以强制执行的授权?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联系。如果认为取缔属于行政强制,那么就是行政强制权的授权;如果认为是行政处罚,就是只能做出取缔决定的授权,不包括行政强制权的授权。从行政强制不一定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例如,为了避免危害发生,或者控制危险扩大,法律也可能授权行政机关可以采取行政轻质措施,而行政处罚必须以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当事人不存在违法行为,行政机关是不能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的。
依法予以取缔是什么意思?
1.依法取缔的意思是,我国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终止未依法取得许可。
2.批准(含核准和登记)及(或)营业执照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所擅自从事的有关生产、经营及商业活动而经常采取的行政处理行为之一的。
法律依据;
《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民间组织: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
(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
(三)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
取缔是行政处罚还是强制措施 (二)
答法律主观:
取缔可以被归纳到剥夺商家经营权的行为处罚,其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行政处罚,在行政处罚中,适用的是吊销。吊销是指收回并注销,即由有管辖权力的部门停止原准许进行某项活动的对象开展该项活动并收回准许文本的执行过程。取缔是指执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采取有效措施,终止未依法取得许可(批准、核准和登记)的行政相对人擅自从事的有关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或者合法主体从事的法律禁止的活动而采取的行政处理行为。取缔的概念具有以下含义:1、取缔的主体主要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如工商、公安、民政、出版等部门,特定条件下包括司法机关。2、取缔的对象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某项活动的行为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从事某项活动的行为,即非法主体的活动或者合法主体的非法活动。3、取缔的前提行政管理相对人从事违法活动扰乱行政管理秩序,行政机关出于维护行政管理秩序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4、取缔的手段包括行政指导、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司法制裁等手段,如:(1)对轻微违法行为批评教育,使违法当事人认识到错误,主动停止和纠正违法行为,办理相关证照变成合法经营。(2)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当事人改正错误。(3)扣留经营工具、查封、扣押财物、账册、合同等。(4)查封经营场所。(5)捣毁生产设施。(6)没收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违法所得等。(7)收缴非法财物、违禁物品。(8)通知有关单位断水、断电、断信号、收回出租场地等。(9)强制当事人消除影响、恢复原状。5、取缔的目的终止违法行为,消除违法状态并使其不再出现反复。6、取缔的要求依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法定程序进行取缔执法活动,违法进行取缔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
法律客观:
《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取缔是否属于行政处罚 (三)
答取缔行为并非行政处罚,而是行政强制措施。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晰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有着明确的定义,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财物、暂扣或吊销许可证、降低资质等级、限制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关闭、限制从业等。这些措施主要针对个人或组织的违法行为,旨在通过法律手段纠正错误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然而,取缔则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范畴,其目的在于对特定组织进行彻底关闭或解散。通常,取缔适用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或社会秩序的组织,或是从事非法活动的实体。与行政处罚相比,取缔更侧重于从源头上阻断违法行为的继续存在,而不是通过罚款或限制个人或组织的行为来实现纠正。
综上,取缔与行政处罚在法律性质、目的、实施手段上存在显著差异。行政处罚旨在对个人或组织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和纠正,而取缔则作为行政强制措施,针对特定组织进行彻底关闭或解散。因此,取缔不属于行政处罚范畴,而是依据《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实施。
依法取缔是什么意思 (四)
答依法取缔是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非法存在或违规运营的机构、场所、活动等进行强制关闭或停止其运营的行为。
详细解释如下:
依法取缔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当某个机构、场所或活动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如超出了法定的经营范围、存在安全隐患、涉及非法经营等,相关部门就会依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取缔。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措施。
取缔的对象通常是那些未经许可、无证经营或者超出许可范围的机构、场所。比如,一些无证经营的商店、违规搭建的临时建筑、非法营运的网吧等,都可能被依法取缔。此外,一些非法聚集、妨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场所也会被依法取缔。
依法取缔的程序通常是严格的。执法部门在作出取缔决定前,会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取证,确保相关机构或场所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在作出取缔决定后,会依法进行公告和执行,确保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执法部门也会确保取缔行动合法合规,不会滥用权力,不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依法取缔是行政执法行为的一种,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对于违法行为,必须坚决予以取缔,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紫律云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取缔由派出所还是公安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