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有哪些分类及表现?
根据引起中毒的物质不同,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情况!
✓ 细菌性食物中毒:进食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 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毒物混入食物中,比如喷洒农药的蔬菜、水果,掺了甲醇的“假酒”,含瘦肉精的猪肝、猪肉等。
✓ 动物性食物中毒:某些动物性食物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我们熟知的河豚、鱼胆、有毒贝类等。
✓ 植物性食物中毒:某些植物性食物本身含有有毒成分,如苦杏仁、发芽马铃薯、毒蘑菇、四季豆、白果等。
✓ 真菌性食物中毒:某些霉菌在食物中繁殖,比如霉变的谷物、甘蔗等。用一般的烹调加热方法,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最常见的类型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夏秋季多发,常由于食物不新鲜及保存、烹调不当或剩余物处理不当引起患者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发病,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甚至休克。少数肉毒中毒的患者出现眼睑下垂、畏光、复视、吞咽困难等神经失能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如何准确判断为食物中毒?
1. 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食物,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 进食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现症状,发病急剧,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3. 所有食物中毒患者的症状表现基本相似。
4. 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及患者的排泄物或呕吐物,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
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病情程度,前往就近医院的急诊科或消化科就诊。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自救的办法进行预处理。
1. 迅速排出毒物。进食6 小时以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排出胃内容物。但若呕吐物中有鲜血或咖啡色的物质,应停止催吐。若进食6 小时,大部分食物已到达肠道,可以口服泻药导泻,通过多次排便清除毒物。
2. 适当休息,吐泻严重者暂禁食。待症状好转注意补水,防止脱水。可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腹痛、腹泻者可用热水袋热敷。
相信关于食物中毒10大表现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