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这个特殊的日子提醒我们,毒品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它摧毁健康、破坏家庭、危害社会。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坚守的底线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了解毒品危害、掌握禁毒知识至关重要!
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警惕伪装与诱惑!
新型毒品伪装性强:“奶茶”、“跳跳糖”、“邮票”、“电子烟油”……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可能就暗藏着冰毒、摇头丸、LSD等致命毒品的伪装。
“无害论”“不上瘾论”都是陷阱:任何毒品都会损害身心健康,都具有成瘾性,一旦尝试,往往难以自拔。
交友不慎是诱因:许多青少年涉毒,往往始于“朋友”的怂恿和“好奇”的驱使。
学习禁毒知识,筑牢思想防线!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毒品、拒绝毒品,小编精心准备了 一套道禁毒知识测试题快来测一测你对毒品的了解有多少吧!看看你是“禁毒达人”还是需要“补补课”?
参与方式: 阅读题目,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文末附完整答案及解析)。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测试成绩和禁毒宣言!
626
禁毒知识测试题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一、基础认知篇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A. 5月31日
B. 6月3日
C. 6月26日
D. 12月1日
2.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是指?
A. 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
B. 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C. 甲基苯丙胺
D. 都是
3.以下哪个是毒品的本质特征?
A. 价格昂贵
B. 能让人感到快乐
C. 具有依赖性(成瘾性)
D. 外观奇特
4.吸食或注射毒品最直接的危害是?
A. 浪费钱财
B. 损害个人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和死亡
C. 影响个人形象
D. 导致失业
5.“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主要说明毒品具有?
A. 高价格性
B. 强烈的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
C. 娱乐性
D. 药用价值
二、毒品识别与危害篇
6.下列哪种物质属于传统毒品?
A. 冰毒
B. 摇头丸
C. 海洛因
D. K粉(氯胺酮)
7.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合成毒品?
A. 鸦片
B. 大麻
C. 吗啡
D. 麻古(冰毒片剂)
8.以下哪种描述符合新型毒品(如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
A. 都是天然植物提取的
B. 主要危害身体,对大脑影响小
C. 隐蔽性强,常伪装成食品、饮料等
D. 完全没有成瘾性
9.吸食大麻可能导致的危害不包括?
A. 短期记忆受损、注意力不集中
B. 诱发精神疾病
C. 提高运动能力和反应
D. 损害呼吸系统
10.长期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最可能导致?
A. 严重的心脏病和肝脏损伤
B. 大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出现精神障碍(如幻觉、妄想)
C. 显著增强免疫力
D. 皮肤变得更好
11.吸食K粉(氯胺酮)常导致?
A. 胃溃疡
B. 泌尿系统严重损害(如膀胱萎缩)
C. 头发脱落
D. 味觉失灵
12.“邮票毒品”(LSD)通常通过什么方式接触人体?
A. 口服
B. 皮肤接触吸收
C. 注射
D. 吸入
13.“笑气”(一氧化二氮)的主要危害是?
A. 导致大笑不止
B. 严重缺氧,损伤神经系统,抑制维生素B12吸收
C. 损害听力
D. 快速减肥
三、法律法规篇
14.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
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B. 严厉打击,只惩不教
C. 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 只针对吸毒者进行打击
15.非法持有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多少克,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 1克
B. 5克
C. 10克
D. 50克
16.容留他人在自己住所吸毒的行为,会?
A. 不违法
B. 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C. 仅受到道德谴责
D. 只罚款不判刑
1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
A. 批评教育
B. 予以治安处罚
C. 追究刑事责任
D. 罚款了事
18.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什么措施?
A. 直接判刑
B. 强制隔离戒毒
C. 仅罚款
D. 放任不管
19.我国法律规定,种植罂粟多少株即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A. 1株
B. 50株
C. 500株
D. 1000株
四、预防与抵制篇
20.预防毒品侵害,最重要的是?
A. 只远离吸毒人员
B. 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主动学习禁毒知识,拒绝好奇和侥幸心理
C. 依靠警察保护
D. 相信毒品无害论
21.在娱乐场所,离开视线的饮料应该?
A. 相信朋友,回来继续喝
B. 为免浪费,快速喝完
C. 提高警惕,最好不再饮用
D. 无所谓
22.面对朋友递来的疑似毒品的“零食”或“香烟”,最好的做法是?
A. 碍于情面,尝试一下
B. 坚决拒绝,并找借口离开
C. 收下但不使用
D. 劝朋友也试试
23.发现亲戚朋友有吸毒行为,应该?
A. 包庇隐瞒
B. 远离他们
C. 及时劝阻并向公安机关或社区报告
D. 自己也尝试
2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远离毒品,以下哪种方式值得提倡?
A. 沉迷网络游戏
B. 培养积极兴趣爱好,建立健康社交圈
C. 经常熬夜泡吧
D. 结交有吸毒“经验”的朋友
25.禁毒是?
A. 只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B. 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C. 只是学校和家长的责任
D. 吸毒者自己的事
五、综合应用篇
26.“聪明药”(如利他林、莫达非尼等)被一些学生滥用来提高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副作用,可以随意使用
B. 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滥用等同于吸毒,危害极大
C. 效果显著,是学习的捷径
D. 药店可以随便买到
27.“依托咪酯”(常被不法分子添加到电子烟油中)被国家列管后,吸食、贩卖依托咪酯会?
A. 没有影响
B. 按吸毒或贩毒行为依法处理
C. 仅受到行政处罚
D. 属于合法行为
28.关于明星等公众人物吸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公众人物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榜样
B. 吸毒是个人隐私,不应被曝光
C. 公众人物吸毒同样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
D. 会对其职业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
29.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主要目的是?
A. 惩罚吸毒人员
B. 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C. 限制人身自由
D. 进行劳动改造
30.发现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如制毒窝点、贩毒行为),最应该怎么做?
A.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 拍照发朋友圈
C. 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D. 自己悄悄调查
测试结束!你是禁毒知识小卫士吗?
答案及解析:
1C. 6月26日 - 这是联合国设定的国际禁毒日。
2D. A和B都是 - 我国《禁毒法》明确规定毒品包括鸦片等传统毒品和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3C. 具有依赖性(成瘾性) - 这是毒品区别于其他物质(如烟草、酒精,虽有害但法律地位不同)的核心特征。
4B. 损害个人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和死亡 - 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危害。
5B. 强烈的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 - 这句话形象描述了毒品极强的成瘾性。
6C. 海洛因 - 海洛因是从鸦片中提取的半合成品,属于传统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属于合成毒品。
7D. 麻古(冰毒片剂) - 麻古是冰毒(甲基苯丙胺)的片剂形式,属于合成毒品。鸦片、大麻、吗啡属于传统毒品或从传统毒品中提取。
8C. 隐蔽性强,常伪装成食品、饮料等 - 这是新型毒品最大的特点,极具欺骗性。ABD说法均错误。
9C. 提高运动能力和反应 - 大麻会损害运动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增加事故风险。ABD是其常见危害。
10B. 大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出现精神障碍(如幻觉、妄想) - 冰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为突出,常导致“苯丙胺精神病”。A也可能发生,但B是更核心、更典型的危害。C、D错误。
11B. 泌尿系统严重损害(如膀胱萎缩) - 这是K粉滥用最典型的、严重的身体危害之一。
12B. 皮肤接触吸收 - LSD常被制成小纸片(邮票状),通过皮肤黏膜即可吸收,隐蔽性极高。
13B. 严重缺氧,损伤神经系统(甚至瘫痪),抑制维生素B12吸收 - 笑气滥用会导致这些严重后果,甚至致命。
14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 这是我国法定的禁毒工作方针。
15C. 10克 - 根据刑法,非法持有海洛因或冰毒10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刑罚更重。
16B. 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 容留他人吸毒是犯罪行为。
17C. 追究刑事责任 - 这是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态度,“零容忍”。
18B. 强制隔离戒毒 - 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对吸毒成瘾严重人员的一种戒毒措施。
19C. 500株 - 根据刑法,非法种植罂粟五百株即构成犯罪。
20B. 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主动学习禁毒知识,拒绝好奇和侥幸心理 - 这是预防的根本,内因是关键。
21C. 提高警惕,最好不再饮用 - 防止被下药(如迷奸水、毒品),安全第一。
22B. 坚决拒绝,并找借口离开 - 这是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保护自己最重要。
23C. 及时劝阻并向公安机关或社区报告 - 帮助亲友远离毒品是责任,报告是防止其继续沉沦和危害社会的必要手段。
24B. 培养积极兴趣爱好(运动、阅读等),建立健康社交圈 - 这是抵御不良诱惑的有效方式。
25B. 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禁毒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努力。
26B. 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滥用等同于吸毒,危害极大 - “聪明药”本质是精神药品,滥用危害身心健康,违法。
27B. 按吸毒或贩毒行为依法处理 - 国家列管后,依托咪酯就具有了毒品的法律属性。
28B. 吸毒是个人隐私,不应被曝光 - 公众人物吸毒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示范效应),其违法行为不应以隐私权为借口逃避监督和制裁。
29B. 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 这是社区戒毒/康复的主要目标和意义。
30C. 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可拨打110) - 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保护社会安全的重要途径。
行动起来,共建无毒社会!
坚定信念:深刻认识毒品危害,永远对毒品说“不”!
学习知识:持续关注禁毒信息,提高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健康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勇于担当:发现涉毒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电话:110 或当地禁毒部门热线)。
关爱帮扶:对戒毒康复人员给予理解和支持他们回归社会。
拒绝毒品,从你我做起
让我们携手努力
共筑抵御毒品的坚固防线
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和无价的青春!
扫码下载茶源名山APP
记者:魏洁
编辑:韩涛
责编:黄浩
审核:林男 李晓阳
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什么措施,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