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民族“心声”,讲好“成都故事”

成都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演绎《萨朗舞》

文 | 陈茴茴

12月28日晚,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推进办公室主办,成都交响乐团承办,成都童声合唱团(以下简称“成童”)演出的“2025 成都童声合唱团新年音乐会”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

音乐会上,成童不仅轮番唱响多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曲目,还首次完整演绎了展现藏羌彝民族文化精髓的《雪莲花》《彝海月歌》《萨朗舞》童声合唱组曲,在唯美童声唱响的民族“心”声中迎接新年。

民族主题 别样风情

《俏花旦》演出现场

一个小姑娘扮成的娇俏花旦在舞台上灵动亮相,成都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合唱团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陈涛率领下唱响《俏花旦》,拉开音乐会序幕。当晚音乐会选曲兼顾传统与民族,有《凉州词》《草》《行香子》等以古诗词为歌词蓝本的创编歌曲,还有颇具民族风情的《撒尼少年跳月来》《欢乐的那达慕》《zAgu Eiqio》(哈尼族民歌创编而成)等取材于多个民族民歌的合唱曲目。

《欢乐的那达慕》演出现场

演唱《爱唱歌的西美花》《唱不完的欢乐歌》两首分别改编自布朗族、布依族民歌的歌曲时,成童的孩子们还穿戴上了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带来载歌载舞的表演。

《爱唱歌的西美花》演出现场

成都交响乐团、成都童声合唱团团长肖鹰说,成都童声合唱团会根据每年教学、训练的侧重点及团队发展特点,确定每年专场音乐会的主题。今年,凭借《萨朗舞》《俏花旦》《雪莲花》等深具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成童先后获得中国音乐小金钟优秀合唱团荣誉称号、第三届巴蜀合唱季总决赛一等奖等奖项。此次新年音乐会也是将这些获奖曲目集中展现,汇报成童一年的成长与收获。

成都童声合唱团在“小金钟”展演中演唱《俏花旦》

成都童声合唱团在“小金钟”展演中演唱《萨朗舞》

非遗乐舞架起民族桥

非遗传承人杨成瑞(右)

此次音乐会一个特别且令人感动的环节,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遗项目“羌族萨朗”代表性传承人杨成瑞等7位民间音乐人的到来。伴随着悠远绵长的唱腔,他们身着羌族传统服饰在现代舞台上演绎多首羌族民歌,质朴的歌声与舞蹈再现了羌族古老的风俗传统和节日欢庆场景,也将观众拉入到悠远古朴的羌族文化中,感受高山深谷里孕育而生的生命律动与哲思感悟。

羌族萨朗舞蹈《纳吉纳鲁》

为了参加这次音乐会,杨成瑞带领几位民间音乐人早上五点多从家乡出发,翻过高山,下午3点多赶到成都。第一次聆听成童孩子们的演唱,团队里几位羌族阿姨一度感动得流泪。而当原生态、震动地板的欢歌与乐舞在舞台再现,无论是成童的孩子们,还是台下观众,大家都被深深震撼到。这种与现代合唱不同却同样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和声呈现,是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的羌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文化瑰宝,也是来自高山、孕育自白云、成长于旷野的生活精华。

紧随其后上场的成童演出团,身着彝、羌、藏等民族服饰,首次完整演绎了合唱团委约原创作品——由阿朗作词,昌英中作曲的童声合唱组曲《雪莲花》《彝海月歌》和《萨朗舞》,分别展现了藏、彝、羌三个民族的音乐特色。孩子们的演唱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将这些难度高、跨度广的多民族音乐组曲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向台下观众传递了他们对于各民族生活、文化传统的理解与诠释。他们的表演与民间音乐人的表演相辅相成,呈现了一种默契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遗项目“羌族萨朗”代表性传承人,杨成瑞说,他们走出大山,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了解羌族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这次来到成童的舞台,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传帮带,更是与合唱团孩子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们了解原生态民族音乐,同时也希望通过合唱团的传播、继承、再创作,引起更多人关注,赋予原生态音乐文化更大的生命力。

3个“1/3”打造曲目库

此次音乐会的大部分作品是当代作曲家取材或根据多个民族民歌、音乐元素创编的合唱曲目,还有《我问桃花,我问春雨》《风的足迹》《外婆的绣花盒》等多首原创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四川多个民族文化及蜀地风格的作品占大多数。

肖鹰说,成童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积累适合童声合唱团演唱,又立足于成都城市本土文化、体现四川多民族文化的作品。成立6年以来,成童已积累了不少相关原创作品,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希望通过这些有特色的原创作品,让成童的孩子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了解和发扬四川本土文化。

成都童声合唱团常任顾问、指挥家李西林说,成童成立之初,他提出3个“1/3”的选曲原则,即每场专场音乐会,1/3为国外优秀作品,1/3为中国优秀作品(尤其是现当代作品),1/3为弘扬本土文化、凸显地域性的原创或创编新作。成童作为一支代表成都的城市童声合唱团,既要有拓展视野的中外合唱经典作品的训练与演出,更要有传播本土文化,尤其是成都文化特色的独特作品,用歌声讲好“成都故事”。“1/3”的原则既适用于曲目的选择,也适用于合唱团日常教学训练,有益于培养合唱团多元化的风格。

李西林说,童声合唱团团员流动性强,解决人员“断层”问题非常重要。成童从无到有,目前形成了覆盖人数多、普及性强的基础班,肩负选拔、输送演出人才的预备班,能够参与各种大型演出的演出团相结合的科学运转机制,很好避免了“断层”。成童的成长也对成都乃至四川童声合唱有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次民族风格的音乐会,正是成童对本土化、地域化、民族化作品广泛积累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成童对民族音乐传承交出的一份答卷。

全场欢唱《新年好》

6年成长路,成童的歌声里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烙印,有了各方团队倾注的情感,更有了可雕琢的未来。

- THE END -

↓ 加入音乐周报乐迷群 ↓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杨成瑞吸毒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