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律上怎样构成偷税漏税 (一)

有关法律上怎样构成偷税漏税

贡献者回答法律上构成偷税漏税的情况如下:

偷税行为: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纳税人故意破坏或篡改会计记录,以隐瞒真实的财务情况。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通过虚假的账目调整,减少应纳税的收入或增加不必要的支出。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无视税务机关的申报要求,或提供不真实的信息进行申报,导致税款未缴或少缴。

对于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将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的50%至5倍罚款。若构成偷税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漏税情况: 税务机关过失导致纳税人少缴税款:这是唯一被认定为漏税的情况,即由于税务机关的失误或疏忽,导致纳税人未能正确缴纳全部税款。

对于漏税情况,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十年。但需要注意的是,漏税与偷税在法律上有本质区别,漏税是无意的行为,而偷税是故意的违法行为。

其他相关规定: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者,需限期改正,并可能被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未进行纳税申报导致税款未缴或少缴:此类行为也将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税款的50%至5倍罚款。

综上所述,偷税是纳税人故意采取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而漏税则是由于税务机关的过失导致的税款少缴。两者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区分,并受到不同的法律制裁。

偷税漏税多少钱算犯法 (二)

贡献者回答偷税漏税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算犯法。具体来说:

数额标准:偷税漏税的数额必须达到五万元,并且这一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行为条件: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纳税人如果仍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那么其行为就构成了犯罪。特殊情况:如果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再次逃避缴纳税款且数额达到上述标准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偷税漏税行为还可能面临行政责任,包括对个人和单位的罚款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建议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诚实申报纳税,避免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逃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三)

贡献者回答逃税和偷税漏税,两者虽然都涉及到未按规定缴纳税务,但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首先,它们的性质不同:偷税是非法行为,纳税人故意不缴或少缴税款,意图隐瞒真实情况;而漏税则是无意为之,可能是由于纳税人对税法了解不足或疏忽导致的无意识行为。

在定义上,漏税是由于纳税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漏缴或少缴了税款,它是个别情况下的无意失误;而偷税则是有目的的行为,纳税人通过欺诈手段逃避纳税义务,意图逃避税款。对于后果,漏税者通常只需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而偷税者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刑事处罚,如《刑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有期徒刑和罚金。

从法律适用上看,偷税涉及到《刑法》中的偷税罪,而漏税则主要依据国内税法。总的来说,偷税是违法行为,后果严重,而漏税虽然也是未按规定缴税,但大部分情况下属于过失行为,法律责任相对较轻。两者间的界限在于,一个是故意隐瞒,一个是无心之失。

通过上文关于什么情况属于偷税漏税问题的相关信息,紫律云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紫律云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