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云中,何日潜隋唐。”这句话似乎是对古代历史典故的某种误用或变体,其正确的表述应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此句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在这首词中,苏轼借用了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赦免云中太守魏尚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期盼得到朝廷重用,希望为国效力、抗击外敌的豪情壮志。尽管时光荏苒,苏轼的这句词却流传千古,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赏析。

“劫持云中,何日潜隋唐。”是什么意思?是哪个诗人写的? (一)

“劫持云中,何日潜隋唐。”是什么意思?是哪个诗人写的?

优质回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疆场抗击外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作品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三十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作品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我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英姿。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可见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颇具文学底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的翻译 (二)

优质回答译文:赵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

一、原文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二、译文

这时汉下诏书说:“赵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穿红衣自己剃光头、脖子带锁,称是赵家的奴隶。贯高的事情弄清楚以后,赵王张敖得以出来,被废作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

三、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

作品简介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何日遣冯唐”出自哪个典故 (三)

优质回答此句运用的典故是: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此句是作者苏轼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该句是出自宋代苏轼所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词原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话文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扩展资料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自然地表现出了诗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充满爱国激情。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现任副市长姓名 (四)

优质回答呼和浩特市市长柳秀简历

柳秀,男、汉族、出生于1948.12,内蒙古达拉特旗人。研究生学历。 2000年任市长。工作分工: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

通辽市委书记莫建成、市长那顺孟和简历

莫建成,男,1956年12月出生,汉族,浙江嵊县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共通辽市委副书记、通辽市市长。1990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历任:乌海市劳动局科长;乌海市团委书记;乌海市政府秘书长;中共乌海市委常委、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2000年4月起任中共通辽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2001年9月,任通辽市市长。2003年1月任通辽市委书记.

那顺孟和,男,1957年11月生,蒙古族,籍贯和出生地均系内蒙古巴林右旗,1976年4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入党,大专文化。1976.4-1978.9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兽医站工作;1978.9-1983.9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计划委员会干部;983.9-1986.10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其中:1984.9-1986.7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6.10-1989.1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工作;1989.1-1993.1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副旗长;1993.1-1996.8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旗委副书记、旗长;1996.8-2000.3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0.3-2002.4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2.4-2003.3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正厅级);2003.3通辽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3.6通辽市委副书记、市长。

乌海市书记赵忠 乌海市长白向群简况

赵忠,1952年8月生。文化程度:大学。曾任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乌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4年4月任乌海市委书记。

白向群,男,1962年9月生,蒙古族。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书记,乌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现任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兴安盟盟委书记崔国柱简介

崔国柱,1950年12月26日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草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从生产队会计、队长一步步干起,后来,又从旗委写作组长直接考取了研究生,先后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崔副秘书长、1997年兼任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2000年3月,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自治区兴安盟盟委书记.

赤峰市市长杭桂林简历

杭桂林,男,蒙古族,1954年8月生,辽宁省朝阳市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士学位,在职研究生。1974年9月至1976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炭井矿务局一矿农场工人;1976年4月至197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炭井矿务局一矿工人;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2年7月至1984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处干事(其间:1983年12月至1984年3月借调内蒙古党委组织部青干处);1984年3月至1989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干部处副处长、调研室负责人;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调研室主任、办公室主任;1992年6月至1995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其间: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94年3月至1994年11月自治区派驻乌拉特后旗下派工作团团长);1995年11月至2000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2000年2月至200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2000年3月至2001年1月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2001年8月至2003年3月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正厅级)(2000年3月至2003年1月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3年3月至2003年4月赤峰市委副书记;2003年4月赤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梁铁城、市长汤爱军简历

梁铁城,男,蒙古族,1956年11月生,辽宁喀左县人,研究生文化程度,1976年8月入党,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75.07--1977.06,昭乌达盟赤峰县太平地公社四分地大队团总支书记。1977.06--1979.08,昭乌达盟“知青办”秘书;1979.08--1983.07,辽宁大学哲学系学习;1983.07--1984.06,宁城县天义乡党委秘书;1984.06--1986.03,共青团赤峰市委员会书记;1986.03--1986.08,赤峰市翁牛特旗旗委副书记;1986.08--1989.07,中央党校培训部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9.07--1992.03,赤峰市红山区区委副书记;1992.03--1994.02,赤峰市市长助理,驻京联络处主任;1994.02--1995.06,赤峰市市委秘书长;1995.06--2000.03,赤峰市市委常委、秘书长;2000.03--2001.09,呼伦贝尔盟盟委副书记;2001.09--2002.03,呼伦贝尔盟盟委副书记、盟长;2002.03呼伦贝尔市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1月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市长。 2003年4月任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

汤爱军,男,汉族,1950年4月生,内蒙古突泉县人,大学普通班文化程度,197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1月参加工作。

1970.11--1973.10,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运输公司工人;

1973.10--1977.01,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学习;

1977.01--1979.06,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农机厂政工员、生产组长;

1979.06--1983.12,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农机厂副厂长、厂长;

1983.12--1990.09,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1990.09--1992.08,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2.08--1997.05,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行政公署副盟长;

1997.05--2000.02,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2000.02--2000.08,内蒙古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自治区国防科工办主任;2000.08--2003.0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企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自治区国防科工办主任;.03--2003.04,呼伦贝尔市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2002.04--- 呼伦贝尔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乌兰察布市书记韩志然简历

韩志然, 1952.2生,曾任自治区政府秘书长,2001年2月任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1月任乌兰察布盟盟委书记。

锡林郭勒盟委书记刘卓志、盟长荣天厚简历

刘卓志,男,1953年12月生,原籍吉林双辽县,1973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4月入党。1973年8月-1980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教育局、文教办、盟委;1980年8月-198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盟委办公室干事、副主任;1985年9月-1988年月2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盟委副秘书长;1988年2月-199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专职秘书;1990年4月-1993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1993年10月-199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1997年6月-1998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参加东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学习;1998年9月-200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副书记;2001年8月-200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200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

荣天厚,1952年12月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经济师。1977年从内蒙古工学院机械铸造专业毕业后,1968-1974年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公社下乡;1974-1977年在内蒙古工学院学习;1977-1979年在呼和浩特市机床厂任技术员;1979-1989年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先后任技术股长、副局长、经委主任、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1989-1992年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党委书记;1992-1995年任呼和浩特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995-1998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开放办党组成员、副主任;1998-2003年4月任满洲里市委书记、人大主任;2003年4月任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市长刘锦简历

云峰,男,蒙古族,1952年6月13日生,内蒙古托克托县人,研究生文化程度,经济学硕士,1979年11月入党,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68.07-1972.09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旗白音宝力格公社知识青年插队。1974.07-1979.11内蒙古自治区农机局、农牧业机械推广试验鉴定站工作。1979.11-1990.08内蒙自治区检察院工作,任助理检察员、副处长、处长等职(其间,1985.08-1987.07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副书记、代旗长)。1990.09-1993.01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检察分院检察长。1995.07-1998.04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副市长。1998.04-1999.1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常委、副市长。1999.12-2001.09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盟委副书记、盟长。2001.09-2003.0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01-2003.04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市长。2003.04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

刘锦,男,汉族,1952年4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籍贯山西省代县,大学文化程度(山西矿业学院机电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至1975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银盘湾煤矿三分矿工作;1975年9月至1978年10月在山西矿业学院机电专业学习;1978年10月至1994年10月先后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厅地方处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1994年10月至1997年8月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调运处副处长、处长;1997年8月至1999年5月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99年5月至2000年6月任平庄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2000年6月至2003年3月任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03年4月任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3年6月29日任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

巴彦淖尔盟委书记郭启俊、盟长王素毅简历

郭启俊,1972.1-1972.12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四村公社民办教师;1972.12-1977.3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30师88团服役,任文书;1977.3-1978.3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四村公社王龙昌大队干部;1978.3-1982.1内蒙古师范学院政教系读书,任班长;1982.1-1985.4乌海市委秘书;1985.4-1990.12乌海市委副秘书长;1990.12-1993.10乌海市政协办公室主任、秘书长;1993.10-1995.6乌海市委常委、秘书长;1995.6-1999.8乌海市委副书记(1996.9-1997.1中央党校进修二班学习;1996.12-1998.12中国社科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1998.9-1999.7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1999.8-2000.9内蒙古党委副秘书长;2000.9-2003.1内蒙古党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2003.1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

王素毅,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61年6月生,内蒙古土左旗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煤 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在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重工业处、交通能源处工作;1988年任副处长,1992年任处长,其中1993-1995年在内蒙古乌审旗挂职锻炼,任副旗长,1995年获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8月通过自治区党委组织的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考试、考核,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分管财政金融、外资、内外贸易、工业、交通能源等行业。2001年9月任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03年5月任内蒙古自治区计委副主任、党组副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托克托县重大刑事案件,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紫律云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