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员必知的8大法定赔偿(附计算公式)

前言

裁员不是个人能力的否定,而是企业经营行为。了解《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权益,是每位职场人的必修课。

一、合法裁员认定标准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不胜任解除)第41条(经济性裁员)

需提前30天向工会/职工说明并报备劳动部门

非法裁员特征未提前30天通知未履行法定程序优先裁孕妇/工伤员工等

二、核心赔偿项目详解

1. 经济补偿金(N倍标准)

计算公式:工作年限 × 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分段计算:

▶ 2008年前:按当时规定

▶ 2008年后:每满1年补1个月

示例:2016-2024年工作(8年)获8个月补偿

2. 代通知金( 1情形)

适用条件:未提前30天通知支付标准:上月实际工资(含奖金、补贴)

3. 违法解除赔偿金(2N)

触发条件:不符合法定裁员程序计算方式:经济补偿金×2

三、特殊权益保护

三期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禁止解除违法解除可主张2N 三期工资至哺乳期满工伤职工1-6级伤残不得裁员违法解除需支付伤残补助金差额

四、赔偿计算避坑指南

工资计算陷阱应包含:年终奖/加班费/提成等货币性收入封顶线:当地社平工资3倍(超3倍部分不计)年限折算规则满半年按1年算(如3年7个月=4年)不满半年按0.5年算(如2年4个月=2.5年)

五、维权四步法

证据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解除通知书原件协商谈判录音记录沟通过程要求出具书面补偿协议行政投诉向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投诉书(60日内)劳动仲裁仲裁时效:解除之日起1年内裁决时限:受理后45日内

结语

2023年北京某科技公司违法裁员案中,法院最终判决2N 补发年终奖 未休年假工资。劳动者应当理性维权,企业也应依法承担社会责任。

(注:具体操作建议咨询专业劳动律师,各地政策存在差异)

通过上文关于劳动法裁员补偿的相关信息,集么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集么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