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不判离?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不判离?在日常咨询中,这个问题被问得最多。有人问: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是否会判决离婚?为什么法院第一次不判决离婚?如果不判离,律师岂不是白请了?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在法院起诉离婚后,通常不会判决离婚,因为《民法典》第079条规定:如果起诉方不同意离婚,必须有《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的法定离婚理由。具体的离婚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
·第二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第三点,因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第四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第五点,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是一个兜底条款;
·第六点,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起诉离婚的应当准予离婚。
我国婚姻法实行结婚自由,离婚也自由。因此,在没有法定离婚理由的情况下,人民法院第一次一般不会判决离婚。但是,第一次判决不离婚之后,是否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呢?
在法律原则中,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一个非常难以证明的事实。即使存在家暴、分居虐待、遗弃等法定规定的情况,但如果没有证据支持,法律上来说法院也无法判定。因此,仅凭口头陈述,法院是不会采信的。需要提供相应证据向法院证明存在法定离婚理由。即使对方不同意,法院也可以判决离婚。
例如,如果你没有家暴的证据、没有报警记录、验伤单、验伤结果以及警察处理的过程,法院是不会采信的。但是,第一次判决不离婚之后,千万不要灰心。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新增了一条规定:如果双方再次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起诉离婚,第二次应该准予离婚。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事人多次起诉离婚,都不判离婚的情况,给予了双方更多的离婚自由。
因此,第一次判决不离婚后,要与对方保持分居,满一年后再起诉,第二次就可以判决离婚了。许多人在第一次判决被驳回后,会进入漫长的冷静期。在冷静期内,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具体细节将在下一期视频中为大家介绍。就是关于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不判离的简单解释。大家!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第一次起诉离婚没有判怎么办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集么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