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只是一句“再见”,更是一场“分账”——分钱、分房、分股票、分企业。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法院到底依据什么来判财产归属。什么是共同财产?什么算个人财产?2024年法院标准已经划出明确红线。
今天刘律师为你梳理一份“离婚财产分割清单”,看清你该得的那一半,到底包括哪些。
一、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认定的共同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年终奖;一方或双方经商获得的经营收益、投资回报;知识产权产生的收益(如作品版权、技术转让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除非明确约定只归一方;以下也属共同财产范畴: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婚后出资购买、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产;父母出资购房,如无特别声明为赠与一方,也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婚后用个人财产投资获得的收益。
提醒:只要财产是在婚后取得,不论是谁名下、谁保管,原则上都属于共同财产。
二、哪些财产归个人所有?
婚前个人所有的房产、存款等;一方因人身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补助金;有明确“只赠与一方”约定的继承或受赠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私人物品);婚前个人支付首付、房屋登记在本人名下,虽婚后共同还贷,但产权仍归个人(对方可要求还贷部分补偿);军人的伤残抚恤金、一次性退役金等。
⚖️三、法院如何判分?
当夫妻双方协商不成时,法院会根据以下原则裁决:
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按照出资比例和生活贡献度综合判定;对于分居期间各自独立管理的资产,一般判归各自所有;争议房产可根据是否共同出资、登记人、出资来源等综合评估;股票、基金、公司股权等有价证券——按份额比例分配或价值折算处理。
四、其他特殊资产如何分?
房产未取得所有权或正在还贷的:先判谁使用,待取得产权后再主张权属;军人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补偿:以婚姻存续年限按比例计算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后共同还贷但房产登记在一人名下:对方可要求补偿还贷本金一半及对应利息。
五、你要警惕的三类“假单身”操作
财产藏匿、转移至他人账户;名义借款实为赠与父母或第三人;用他人名义购房以规避分割。
⚠️ 一旦被查出有隐匿行为,法院可依法少分或不分隐匿方的财产,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结语
离婚财产分割,不是“对半砍”,而是围绕“谁出资、谁使用、谁贡献”进行法律判定。尤其在大额资产和企业股权分割上,更需要专业的法律评估。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讲解最容易争议的企业资产:《股权、合伙、独资企业如何分割?2024法院判例指引》。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集么律网关于2024年离婚婚前财产怎么分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