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普法||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构成、立案及量刑标准

律师普法||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构成、立案及量刑标准

前天解答咨询时遇到一个案件,案情大概是这样的:朋友销售某品牌奶粉给下家,下家将奶粉售出给消费者后,消费者察觉奶粉质量存在问题并投诉至市监部门。经市监部门调查核实,认定下家所售出的奶粉及店内的同批次奶粉均是伪造产品,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最终下家被行政处罚。朋友担心其作为下家的供货商,会不会也被处罚甚至涉嫌刑事犯罪。根据朋友陈述,其也是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购进该批次奶粉,而且有相关证明材料证实奶粉是正品,进货价也是正常价格,据此能够证明其主观上不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故意,因而排除犯罪可能。

下面一起了解下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构成、立案及量刑标准吧

【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构成】

销售为了产品罪是指销售者明知是伪劣产品还故意销售,情节严重的行为。

1、犯罪主体方面,限于销售者,包括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及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销售的是伪劣产品。

3、犯罪客体是侵犯了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犯罪客观方面是明知是伪劣产品(如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而销售的行为。

【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刑事立案需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1、销售金额在5万的

2、未销售的,货值金额达到15万的。

【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nd--------------

感谢关注!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集么律网希望律师普法||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构成、立案及量刑标准,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