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身份:
“农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主要是给咱没在单位上班**的人准备的。比如:
农村种地的乡亲们(老人、小孩、青壮年)。
城里没固定工作的(做点小买卖的、打零工的、学生娃、没工作的老人小孩)。
一句话:不靠单位交社保的,都归到这一类。
“社保医疗”(职工医保):这是有单位上班的人交的。你在工厂、公司、机关单位干活,单位就得给你交这个。
关键区别在哪?咱一条条说:
1. 钱怎么交?谁负担重?
城乡居民医保:一年交一次钱。每年到了缴费期(通常是年底),自己掏腰包,或者村里/社区统一收。虽然政府也补贴一大块,但大头还是自己出。好处是一年就交那么一回,感觉上压力小点。
职工医保:月月都从工资里扣钱。你扣一小部分,单位给你交更大一部分。感觉是月月在扣,但单位帮你扛了大部分费用,实际自己负担的比例相对小一些,不过总的缴费金额比居民医保高不少。
2. 看病能报多少钱?这是最实在的!
总的来说,职工医保报得更多,报得范围更广。
看小病(门诊):职工医保通常有个“个人账户”,每月你交的那点钱会存进去,像个小金库,平时药店买药、看门诊付自费部分能用。居民医保呢?多数地方没这个“小金库”,看门诊要么报销额度很低、要么有限额,很多小钱得自己掏现金。
看大病(住院):在同一个医院,看同样的病,花同样的钱(比如一万块),职工医保报销后自己掏的钱,通常比居民医保报销后自己掏的要少不少。而且,职工医保每年能报销的最高限额(封顶线)也往往更高。相当于职工医保的“保护罩”更厚实。
3. 退休以后怎么办?这个差别巨大!
职工医保:这是个大福利!如果你上班时交够了年头(一般男的25-30年,女的20-25年,各地不同),退休后就不用再交医保费了,但还能一直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看病照样能报。
城乡居民医保:交一年,保一年。退休?没这个概念!哪怕你七老八十了,想有医保,年年都得继续交钱!不交,当年就没保障。这对农村老人、没退休金的城里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打个比方,帮你理解:
城乡居民医保:像咱们村里以前“凑份子”办大事。大伙儿(自己 政府)每年凑一次钱,放一个大池子里。谁家有人生病了,就从池子里按规矩拿点钱补贴。好处是门槛低,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有个基本保障。缺点是池子里的钱就那么多,分到每个人头上的保障力度就有限了,而且得年年凑。
职工医保,像你上班的单位给你办了个 “长期健康储蓄计划”。你和单位月月都往里存钱(单位存的是大头),这钱一部分进了你自己的小账户(平时买药用),大部分进了大家共用的大池子(住院大病用)。关键是你坚持存够年头,退休后就不用再存钱了,还能一直从这个计划里拿钱看病!
想想这些,是不是挺有感触?
1. 公平吗?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就是退休后的待遇。农民伯伯、城里没工作的老人,辛苦一辈子,年纪大了身体最差、最需要保障的时候,医保反而年年要自己交钱,压力不小。而有单位的,退休了反而能免费享受更好的医保。这确实是历史留下的现实差距。
2. “看病贵”对谁更贵?同样的病,参加居民医保的乡亲们,自己掏的钱往往更多。特别是需要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或者要去大城市、好医院看的病,经济负担真的很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担忧,在他们身上更现实。
3. “单位”真的很重要!有没有一个“好单位”交社保,直接关系到你看病能报多少钱,退休后有没有保障。那些打零工、做小生意的朋友,想享受职工医保的待遇,就得自己承担全部费用,压力非常大。
4. 进步也有!国家把以前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并成现在的“城乡居民医保”,统一管理,提高了农村的保障水平,这是好事,政府补贴也在增加。但和职工医保的差距,特别是退休这块,还需要时间和更多努力去缩小。
总结一下核心:
你是种地的、没固定工作的、学生、老人小孩?那你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医保——一年一交,钱主要自己出,报销比例相对低点,门诊报销少或没有小金库,退休后想有保障还得年年交钱。
你是单位上班的?那你参加的是职工医保——月月扣钱(单位出大头),报销比例高,门诊有个人小金库,交够年限退休后不用再交钱还能享受医保。
了解这些区别,咱就能更清楚自己或爹妈、孩子看病能指望啥,也更能明白为啥大家总说医保还得继续改革。真心希望以后,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不管是上班的还是种地的,老了都能看得起病,没有后顾之忧。你觉得,怎么才能让咱农村的父老乡亲们看病负担再轻点呢?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集么律网关于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