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价686万元“树化石”收取1万8手续费,这家拍卖公司竟是个骗子

家有“古董”想要拍卖,许多收藏者会上网寻找拍卖公司。殊不知网上看似正规的公司网站实则是骗子公司。骗子公司经过一系列包装看似“高大上”靠谱,实际上却是以诈骗拍卖费为最终目的。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对以张某为首的28人犯罪团伙依法以涉嫌合同诈骗罪批准逮捕。

■网络配图

据犯罪嫌疑人原业务员闫某向检察官交代,他们通常的套路是在网上或者业务员接到了一名客户,引诱其带着“藏品”来到公司先“鉴定”接着虚高估价,然后问其要不要委托拍卖,通常顾客听到高额估价都会答应,从而收取服务费。

随后,侯先生带着藏品来到该公司,有个“鉴定师”拿着放大镜看了一看,告诉他这个树化石距今有6500年至1亿年之久,是真的化石,估价为686万元,侯先生听得很动心。

接着另一名自称经理的人员介绍,拍卖需要支付一定的拍卖费,公司规定一件藏品收取1万8,这只是前期的宣传和对接客户的费用,包括展览展示费、推广费、组织拍卖活动费等。“董经理”表示他们的拍卖成功率很高,在65%-70%。如果拿到别的地方“流拍”费用会更高,不如交给他们。

本身有点犹豫的侯先生便将藏品交给了该公司,然后签合同刷卡付费了。侯先生接着陆陆续续收到该公司给的宣传册和拍卖会视频等,后来打电话询问进展时对方却开始支支吾吾敷衍,侯先生感到不对再次来到该公司时发现已人去楼空,遂报警。

据犯罪嫌疑人汪某供述,他们的展览都只是公司办公点的“假”展览,参展人员都是请来的托。发送给客户的拍卖会视频也是假的,不是自己公司举办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客户相信公司有能力为客户的藏品上拍,使被害人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主动支付服务费。

本案受害人多达56名,该公司以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拍卖服务费5000元至50000元不等。被害人发现被骗后,纷纷报警。

经侦察机关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某、颜某、汪某、尹某等28人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巨大,构成合同诈骗罪。2018年2月13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依法对上述犯罪嫌疑人以涉嫌合同诈骗罪批准逮捕,目前该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拍卖公司都是骗子吗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集么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