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 清产核资与成员身份确认
全面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截至2022年全省村均资产达1362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622亿元。通过股权量化,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成员,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小岗村通过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连续8年分红,累计超2000万元。
2. 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2024年已完成428.4万农户延包合同签订,2025年计划完成662万农户延包任务,确保承包地稳定。探索农房出租、入股等盘活方式,推动资源变资产。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1. 细化财务规范
2025年出台《安徽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明确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等规则,要求重大财务事项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财务信息每季度公开一次。
2. 强化监督审计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建立年度资产清查制度,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事务分离、账务分设,规范运行机制。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 资金与项目支持
2023年以来,中央及省级扶持资金10亿元重点支持2000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各级衔接资金投入174.74亿元,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83.6亿元。实施“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广“党组织 合作社 农户”模式。
2. 土地与人才保障
预留10%土地指标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如桐城市规定征地后留用地优先支持集体经济项目。通过换届选拔致富带头人、返乡人才进入村两委,占比达62.6%,并开展“头雁”培育项目提升经营能力。
四、创新发展模式
1. 跨村联营与村企合作
庐江县组建9个“共富党建联盟”,整合资源发展订单农业、电商销售,带动120余人就业,销售额超700万元。濉溪县杨庄村通过租赁合营模式,建成6000平方米厂房,年租金40万元 分红60万元。
2. 特色产业与农旅融合
无为市金湾村发展羊肚菌种植,亩产收入4.8万元,并延伸产业链建设冷藏库和电商平台。小岗村依托旅游资源,年接待游客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
五、强化联农带农机制
1. 利益联结与分红机制
2023年全省387万户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户均收益876元;4836个村开展分红10.8亿元,覆盖473万人。肥西县杨湾村通过产业项目为80岁老人购买保险,累计发放分红50余万元。
2. 就业与技能培训
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如濉溪县大曹村托管耕地后亩均节本增效3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开展“书记三人行”直播助农,销售额160万元,培养本土主播带动农产品销售。
官方政策来源
1. 《安徽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皖农经〔2025〕11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联合发布。
2.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等重点任务。
3. 《关于开展“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强化资金、土地、人才支持。
国内权威媒体信源
1. 新华社:报道小岗村集体经济分红及改革成效。
2. 人民网安徽频道:解读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分析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路径。
3. 法制网:聚焦肥西县、庐江县等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治理创新。
4. 共产党员网:介绍庐江县“共富党建联盟”联农助农实践。
政策分析
安徽省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三措并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财务制度的细化和“三资”监管强化了规范化管理,土地延包试点和“三变”改革激活了资源要素。“百千万”工程和跨村联营模式有效破解了单个村资源分散、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如庐江县联盟村通过产业协同实现“多村一业”。但仍需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如皖南与皖北差异)、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精准度,加强职业经理人培养和数字技术应用,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新锐创作者认证#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集体企业改制政策。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集么律网的其他内容。